易迪首页

收藏知识

联络我们

返回前页

古董金属类器鉴定:

青铜器鉴定

宣德炉鉴定

铜佛像的鉴定

 

古陶瓷鉴定

 

“官窑”有无款现象

 

宋代窑器鉴定

 

元青花瓷器鉴定

 

明代瓷器鉴定

 

明清单色釉瓷器

 

康熙朝瓷器鉴定

 

雍正朝瓷器鉴定

 

紫砂壶

 

翡翠鉴定

 

明清家具、竹雕鉴定

 

 

 

其它收藏知识导读...

 

回中国携带物品须知

 

 

古铜/金属类器鉴定

本页导读:   青铜器鉴定   宣德炉鉴定   佛像的鉴定

青铜器鉴定

青铜器是铜与锡的合金。中国的青铜器时代是何时开始的?墨子耕柱篇提到:「昔者夏后开使蜚廉采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这是说夏代已有铜器的铸造。由于文献材料的遐藐难稽,令人不敢轻信,然而,从近几十年来地下考古发掘的资料知,商期早期已经开始了青铜器的制作,商末周初,青铜艺术达于高峰,春秋战国时,也有其特殊的发展,秦、汉以降,由于社会及经济的改变,青铜器的制作乃趋于尾声。

中国人常将「陶铸」连言,再经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陶制器物模型及块□碎片证实,与当时西方铸造铜器用的废蜡法是迥然不同的。商、周时代铸铜的技术,乃是奠定于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的基础上,而从独立发展出来。

甲骨文已证实了古籍所说「商人尚鬼」的话。在商朝人的观念中,鬼神世界与有形世界是同样的实在。他们相信人有灵魂,死后也如同生前一般,需要一切物质上的供应。商代王室敬天尊祖,祭祀的名目之多,次数之繁,令人咋舌,而青铜器不论酒器也好,食器也好,都是用以盛放酒食,飨祭祖先的,所以后人多称此类青铜容器为礼器。因为重视灵魂的存在,故而有厚葬之风;许多王侯生前对用来祭祀祖先,宴飨宾客的器物爱不忍释,死后这些器物也都随葬。因此我们今天见到的青铜器,大多是出自墓葬。

世界上的古文明中心,都经过青铜时代的阶段,土耳其、里海北部,甚至出土了早于商周的青铜器。但是没有一处像中国的青铜器时代,以高超的技术制作出整套造型优美、纹饰瑰丽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不但十足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物质文明;由于图案、绘画、雕刻结合成的独特青铜艺术,为中国艺术史写下了璀璨的一篇。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极大部分是用陶范法铸成的,后代未知此法,作伪者只能用蜡模(失蜡)的方法铸造。由于当时作伪的人,只讲究器的外形,还不知道古人铸造的原理的方法,只重“果”而忽视了“因”所致的“果”必定也不是所求的果。

但是用蜡模法伪造的青铜器,表面较精细,失蜡法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比如黄蜡(蜂蜡),动物油(牛油)等制成欲铸器物的蜡模,然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浇淋,在蜡模表面形成一层泥壳,再在泥壳表面上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即做成铸型,最后再烘烤此型模,使蜡油熔化流出,从而形成型腔,再向型腔内浇铸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得无范痕,光洁精密的铸件。少数甚至可以达到与陶范法铸造的效果差不多。失蜡法能铸造各种开头和有特殊装饰的器,不需要多作加工,但是早期用这种方法伪造的青铜器是没有任何范痕的。后期为了掩人耳目就在模上贴蜡片,所贴蜡片不合缝,铸成后所显示痕迹,甚至倒使人误认为范线。

贴蜡的方法是先塑模,在模上紧贴一层蜡,其厚度是待铸青铜器的厚度,在蜡上刻花纹并经修饰,蜡片也可以模印后贴上去,再逐层涂上细泥,在蜡片分块的对合处,会产生微小的不接合或错位的条痕,这一情况在青铜器上的范痕是凹陷的。

新铸之器一般的重于原器,经过数千年缓慢腐蚀的青铜器,因为发氧量,使表面略有膨胀,比重下降,而伪铸品没有这一过程,就显得较重。另一方面,伪器的蜡模制造都略厚于原器,仿伪者往往未见原物,因而蜡胎的成型也未能如原器壁之薄,这是一个先天的毛病,因而伪铸之器一般都厚于原器,以上两方面因素叠加起来,伪品就明显地重于原器了。

伪器系新铸,经叩击后声音清脆,犹如新铜,而经过地下腐蚀较深的青铜器,铜质已属矿化,所以发音以浑浊者居多。当然埋藏在极其干燥而又纯粹的土层中的青铜器,敲击音也有甚佳的。 古代块范铸造的青铜器,表面光洁度好,纹饰甚至纤毫可辨,表面很少有气温孔,更少铜液灌注有到而产生缩孔的情况。而失蜡和翻砂铸造的伪器,经常在表面出现某些砂眼,有的甚至产生缩孔等铸造缺陷。如不了解这一点,很可能错误地以为砂眼和缩孔是旧铸的特点。

 

战国时期越王旨殹剑

据了解,这柄战国时期的青铜错金银越王旨殹剑原为卢芹斋收藏,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卢吴古玩公司售于日本藏家塩冶金雄,著录于1938年日本出版的《塩冶金雄收集品》书中,1976年日本新田美术馆作为开馆纪念品出版的《名品图录》中,也著录有此剑。青铜错金银越王旨殹剑为宽格式,通长49.5公分,宽5公分,铭文铸于剑格两面和剑首,鸟虫篆书铭文“戉王旨殹自乍用佥唯曰”等三十余字,隔字错金银。铭文内容虽属常见,但勾中却含有纯装饰用文字,而且剑格上所铸铭文为竖写横列,这在以往所见传世或出土的越王者殹剑(包括越王不光剑)中尚是首例,为解决越王丌北(即越王亡彊)的名字在越王兵器铭文中的准确释读提供了一把钥匙,同时剑格书写形式也填补了越王者殹剑过渡到越王丌北剑之间的缺环。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越王丌北剑的年代。而越王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价值不菲,《越绝书》记载勾践的“纯钧”剑有人出价“有市之乡二,骏马千匹,千户之都二”,相剑师薛烛还认为不能卖,因为“赤堇之山已合,若耶溪深而不测,群神不下,欧冶子即死,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此一物”。图为在拍卖预展上展示的战国时期青铜错金银铭文越王旨殹剑。从西泠印社拍卖公司获悉,在其2017年秋拍上,一柄战国时期的青铜错金银越王旨殹剑在杭州以1046.5万元的高价被成功拍卖。

 

 

宣德炉的拍卖鉴定

宣德炉采用当时先进的失蜡法铸成,经过打磨后找不出拼模和铸口的痕迹。炉壁厚重,手感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宣德铜香炉的款式规范,端庄。其款多落于炉外底,为“大明宣德年制”楷书长方形阴文款,作六字二排或六字三排,字体秀丽,有晋唐遗风,宣德的“德”字右侧中间少一划,是该揩款的特色。此外亦有“宣德年制”和“大明宣德年制”的篆款,皆以小篆出之,字型有王莽(东汉)“悬针篆”的特色。

宣德香炉的选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朴典雅,当时就十分的珍贵。据载:宣德炉仅在宣德三年铸造过一次,共得5000只,以后即封炉不铸。宣德铜香炉的选料之精,可谓是历史铜制品中的极端。据明史载:宣德初南方暹罗国献风磨铜31680斤,盖风磨铜质量极优,加入了金银等30余种贵金属,反复冶炼412次后制成。宣德炉铸造后珠光宝气,晶莹温润,同时还有用赤金640两,白银2080两作铜装饰的生金、镶嵌、鎏金银之用,其他如番_砂、紫碓石、紫矿石、胭脂石等十余种材料作铜的地子的颜色。因此它的色彩丰富以紫红色为基调,有褐、青、绿、红、蓝、黄、白、金等数十种颜色。历经数百年后,炉的外壁形成了厚厚的一层自然包浆更加美丽动人。

真宣的铜最精者十二炼,最劣者也须六炼,普通之铜若经四炼则现珠光宝色,而宣炉之铜即系最佳之风磨铜,又经过前所未有的冶炼,其铜质之佳可以想像。所以鉴别的首要即翻视底足所露出的铜,如果质地不佳,其他都不必研究,则必为伪制品。

宣炉只有颜色不可伪制,它的颜色黯然,奇光在里,望之如一柔物可掐,然迫视如肤肉内色蕴火□之彩烂善变。伪者外光夺目,内质理稀疏可见。   

真宣原有样炉,无款字的,但早被各代添刻完毕,现在绝没有真宣无款的,真宣的款识,虽有铸刻的不同,然而都是字字完整,款地明润与炉色相同,旧即芝麻地,亦颗颗圆熟晶莹,与炉身同色,伪造者皆生硬粗涩,一比便知。宣款各种字体都有,但以楷书为多。至款字则只有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等四种,其他十九都不是真宣也。

真品宣德炉收藏量不大,因此收藏价值高。但市面多为仿制。藏家在辨别真品时,可观察其质地。真品宣德炉除使用风磨铜原料之外,还掺合金、银、锡等数十种贵金属矿料铸造,一般铜器经过六到十二次提炼,质地优良,制作精细。旧说宣德炉有五色,分别为佛经纸、栗壳、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经纸色为第一。

除了看质地外,真品宣德炉还有其他鉴定技巧,其中一个就是看炉底刻字,真品款识有一、二、四、六字款四种格式,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字体规整;而假宣德炉一般只有“大明宣德年制”的六字款。真宣德炉的款中,但凡德字,心上均无一横。而制字皆为“掣”字。“宣”和“宣德”字样均为隶体字,而“宣德年制”和“大明宣德年制”字样均正楷方体字。两者中间,前者为刻款,而后者为铸款。

 

几百年过去了,如今阿拉伯文炉具已成为了中国回族典型的传世文物和回族和谐文化的重要标识,阿拉伯铭文炉具在明清铜炉收藏系列中,占有着非常高贵的收藏地位。

 

铜佛像的拍卖鉴定

2006年香港苏富比一场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坐像”竟以1.2359亿港元成功拍出,创下中国佛像艺术品迄今为止世界拍卖最高纪录。

明代佛像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姿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莲座边缘有连珠纹一周,莲瓣圆润,底沿外卷,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为明代标准色。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甲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

清代佛像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目传神。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为宽大。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得极为精美细腻。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

明代莲花座与清代莲花座上的莲瓣装饰,明代莲瓣精细而长,且瓣与瓣中有小型三角装饰,而清代莲瓣则显得粗壮,瓣与瓣间也无装饰。因此,明清金铜佛像看莲瓣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乾隆时期佛像一上手,就有特别沉的感觉,而到晚清的佛像,手感要轻许多。

明代有“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清代则为“大清乾隆年制”款,这两个朝代只有这3个款识较多,其他年号一般不刻款。

在青铜上鎏金的佛像一般被称为金铜佛像,黄铜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

藏佛封底是将底沿往内收敲打包住底盖,内地采用剁口法,即用刻刀在佛像底沿剁出铜刺,以铜刺来固定底盖。

底盖中部一般都用阴线刻“十字金刚杵”,防止邪魔歪道的袭扰。十字杵因时代与地域不同,图样因地而异稍有不同。

永宣两朝造像主要特征是造像躯体浑厚,造型敦实,体态优美大方,面相宽平,双目平直,衣纹都采取内地传统的写实手法,有较强质感。佛像头饰螺发,身着袒右肩袈裟,菩萨戴发冠和梳发髻,上身饰网状的璎珞,下身着长裙。工艺上采取内地传统的失蜡法铸造,胎体厚重,表面镀金处理,金质纯厚,亮丽悦目。莲座处都有封藏,固定座底封盖为剁口法。造像上分刻“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铭款,一般在莲花座台面正前方,都是从左至右的顺读形式。造像一般用黄铜铸造,后世仿品多用红铜,永乐造像藏式风格较多,宣德造像中原艺术因素较多,永乐造像一般比宣德造像精细,永乐造像的价格大都比宣德造像要高。

 

铜瓶器

焚香、煎茶、挂画、插花──被宋人称为四般闲事,是宋人精致生活的标配。插花乃四般闲事之一。隋之前,插花主要用于礼佛,唐时花艺在宫廷内大受欢迎,而花器由庙堂供器转为家居赏器,大抵是在宋代。宋人崇古尚礼,大量使用并仿制商周铜器,并以宋人审美改造器型,器用也由祭祀扩大到日用。文人士大夫阶层对铜器的推崇,曾一度达到痴迷。这场由皇室引领的复古崇礼之风,到徽宗时达到极致,但不幸被随后的数度禁铜令所遏制。因为商品经济发达的宋代遭遇了钱荒,无奈之下,皇室被迫销毁铜器,熔铜铸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铜器的被强制退出,给了宋瓷发扬光大的历史契机。而两宋铜器则开启了后世的文雅陈设之风,影响至今。近些年,宋瓷与茶道备受追崇,宋人之四般闲事大有复兴之势,作为席上之珍的宋代铜器亦将再度炙手可热。然而相对宋瓷,宋代铜器──特别是与点茶、焚香、插花有关的器物,存世量很少,研究也很不充分。所幸,国内外已有不少同好用心其上。联盟资深会员,重庆著名藏家陈聪先生即是其中的佼佼者。新年应有花,故《联盟精华》第172期特别呈现陈聪先生所藏部分宋代花器,并谨以此应景贴,向全球藏家、商家及爱好者顺致新年问候,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清吉。

 

明清时期的铜器跟以前的青铜器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就是材料。明清以后开始大量使用黄铜,以前都是青铜。青铜有一个问题,比较脆,而且易锈,所以今天看到的出土青铜器都是锈迹斑斑,而黄铜相对来说不易锈蚀。

铜与钱

铜质艺术品在历史上的地位比今天高。今天的人拿一件铜质艺术品都不当回事儿,觉得没什么,不就是铜铸造的吗?但要知道,中国是贫铜的国家,找铜是很难的事儿。既然铜质艺术品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为什么保留到今天的不多呢?实际上很多铜质艺术品都被挪做他用,比如化掉铸钱。明代崇祯时期就有这样的记载,将内库所存的历代铜器都全权发送到宝源局铸钱。这里面就不乏很多明代优秀的铜质艺术品,被化成铜水,变成了货币。

 

禁铜令

清代雍正时期下过禁铜令。这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呢?康熙开放海禁以后,到了雍正朝,贸易量急剧增加,需要大量流通货币──铜钱。

明清铜器作为艺术品,相对比较单一,原因是铜属于贵重金属,可以再度利用。所以,历史上有大量明清铜工艺品,稍微有一点儿背离当时的审美情趣,都会被迅速化掉,十分可惜。保留下来的,除了还具有实用价值的铜香炉、手炉等,再有就是佛教造像了。从这个角度上讲,越简单越单一的品种,反而能够流传下来。由于铜材料的特殊性,其艺术上一直趋于保守,很少有人用铜做艺术品的时候会大量创新。正是因为保守,才使明清铜器能够留存至今。材料越贵重,式样一定越保守,这是一个规律。

 

辨别铜器真伪的要点:

1、包浆和仿造新锈的区别

铜器上历史的积淀在业内被称为“包浆”。多数经历一定时间的古董都会形成一层“包浆”,而且时间越久“包浆”越明显。所以选择铜器看“锈”并没有错,不过这个锈是指“包浆”,而不是伪锈。由于所经历的环境和时间长短不一,包浆和仿造新锈是有区别的。

首先,陈年自然锈蚀,一般从外到内纵向分为三层,而大多数仿古青铜器由于其经历的时间较短,通常只有一层浮锈,颜色单一、附着较差,如果祛掉浮锈会直接露出新鲜的铜体。

其次,古铜器除了在使用过程中经受的损坏、侵蚀,还有诸如大气腐蚀、土壤腐蚀等,呈现出自然与协调的风貌,仿品多用化学药品来腐蚀铜器,或者将新仿的古铜器放在潮湿的地下埋几年,不会呈现出那种协调与自然。

2、通过“锈”如何鉴别铜器真伪

鉴别陈年自然锈蚀可以用针尖刺扎铜锈部位。古铜锈非常坚硬难以刺入,而那些用胶水制作的伪锈不但容易刺入,松开手后针还会被伪锈夹住掉不下来。用这个方法对付古铜器上那些修补过的部位也很有效。或者用小刀或其他工具将铜器表面的铜锈取下一块,观察铜锈下面露出的颜色。伪锈下面露出的是铜色,古铜锈下面则一般是黑褐色或是银白色的氧化膜。

还可以取一些锈蚀下来,直接用火烧,古铜锈一般不易燃烧,锈结晶在高温下会发出炸裂的声音。伪锈在高温下会熔化、燃烧,并且冒烟,能闻到各种胶水或烧塑料等刺鼻的气味。此外,用烟熏铜器表面或颜料染色可使新仿的铜器表面形成黑色或红色的氧化层,但这种氧化层往往没有光泽,需要用特殊材料抛光,你可以闻一下铜锈,伪锈会发出松香味、塑料味、油漆味或其他如502胶水等的异味。

 

鉴别青铜器并不难。可以从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和款识、铜质与器式等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一 锈色

  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

  二 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三 花纹和款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清新活泼;秦汉重实用。至于款识,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四 铜质与器式

  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例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是战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

 

青铜器辨伪

1.铸造辨伪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极大 部分是用陶范法铸成的,后代未知此法,作伪者只能用蜡模(失蜡)的方法铸造。由于当时作伪的人,只讲究器手的外形,还不知道古人铸造 的原理的方法,因此,特别青铜器是否用陶范法铸造,对于确定青铜器的真 伪,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这里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对商周青铜器铸造方法的全过程,要有确切的了解。后代伪器的铸造方法和古代用陶范法铸造完全不同,因而伪器所呈现的铸造现象也不相同。观察是否用陶范法铸造青铜器的主要方法, 是的看青铜器是否有块范对合的痕迹,即是事有

线,了就是看应该合范处是否留有对合的 范痕。在商周时代,任何一件青铜容器,它的块范拼合的痕迹都有一定规格,随着时代进步,合范的方法也会有所改变,而任何一件块范铸造的青铜器,要想在拼合的地方不露痕迹,这即使是最熟练的高手,也难免做到天衣无缝。有的器纹饰不多,表层互助组面较大,合范痕迹容易攸 ,但在隐蔽处,如鼎的耳内和腹下部,还会遗留痕迹的。但是用蜡模法伪造的青铜器,表面较精细,少数甚至可以达到与陶范法铸造的效果差不多。失蜡法能铸造各种开头和有特殊装饰的器,不需要多作加工,但是用这种方法,早期伪造的青铜器是没有任何痕迹后。后期的失蜡法是在模上贴蜡片,所贴蜡片不合缝,铸成后所显示痕迹,甚至倒使人误认为范线。贴蜡的方法是先塑模,在模上紧贴一层蜡,其存度是待铸青铜器的厚度,在蜡上刻花纹并经修饰,蜡片也可以模印后贴上去,再逐层涂上细泥,在蜡片分块的以合处,会产生微小的不接合或错位的条痕,这一情况在青铜器上的范痕是凹陷的。新铸之器一般的重于原器,这是通常伪器或仿制品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而经过长期文化腐蚀是不同的。 经过数千年缓慢腐蚀的青铜器,因为发氧量,使表面略有膨胀,比重下降,而伪铸品没有这一过程,就显得较重。另一方面,伪器的蜡模制造都略厚于原器,仿伪者往往未见原物,因而蜡胎的成型也未能如原器壁之薄,这是一个先天的毛病,因而伪铸之器一般都厚于原器,以上两方面因素叠加起来,伪品就明显地重于原器了。

伪器系新铸,经叩击后声音清脆,犹如新铜,而经过地下腐蚀较深的青铜器,铜质已属矿化,所以发音以浑浊者居多。当然埋藏在极其干燥而又纯粹的土层中的青铜器,敲击音也有甚佳的。

古代块范铸造的青铜器,表面光洁度好,纹饰甚至纤毫可辨,表面很少有气温孔,更少铜液灌注有到而产生缩孔的情况。而失蜡和翻砂铸造的伪器,经常在表面出现某些砂眼,有的甚至产生缩孔等铸造缺陷。如不了解这一点,很可能错误地以为砂眼和缩孔是旧铸的特点。

2.器形辨伪

每一类青铜器,随着时代的不同,都有它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如鼎是青铜器中的大类,自商代二里冈期到汉代,流行的时间最长,但每个时代鼎的形状都有不同的特点。全面掌握时代各类器的形制特点,是青铜器鉴别知识的基础。伪器可以分为直接铸造和拼凑改造两类。直接铸造的又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铸造的伪器,它的器形和铭文均有所本,尽管模仿得并不准确,但也有一定水平。第二种则是毫无根据的杂拼,意在作奇,稀见为贵。直接铸造的伪器,有的器形或铭文只有部分有所本,部分故意改了样。如器形有所

本,但是却铸上了杜撰的铭文,或者铭文有所本,却铸在毫不相干的器上。拼凑改造的作伪,是水平很低的作伪,如果不仔细观察,也有上当的可能。这类作伪大多是在睦的器物上作部分改造,使人产生新奇感,从而可以获得厚利。

3.铭文辨伪

宋代以来,金石在一切文物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金石家的研究重点是文字,当作历史文献对待的青铜器铭

文,往往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那时收藏家们对青铜器的搜集,往往偏重在铭文方面,晚清是铭文作伪的主要时期。商周时代青铜器铭文的铸造,是另做一块铭文范,嵌入主体内范中。有的铭文嵌得很平整,周围没有明显的痕迹。也有嵌得较低粗糙,突出器的表面,如秦公簋、蕞器组的铭文皆是如此。商周时代在铸造长篇铭文时,有的还要划好线条或打好格子,所以一般铭文横行直行都比较规整,而从事在陶范上刻铭文的技

工,技术很高超,书写也很流利。

由于范土的铭文是阳线条,因此铭文范上阳文在刻完后,乘湿嵌入主体范中,字口厚度要避免与外范接触而需修正,可能要微作接捺,与主体范修正,这样阳文字的上口就大,而铸成的铭文往往有字口小底部大的感觉。这必须精细的观察才能发现。同时在字口内具有磨砂玻璃那样均匀的无光感,字体笔画的转折处,呈非常自然的圆势。当然,这只是在一部分商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是如此。而后刻的铭文,有的是有所本,字体比较拘谨、呆板,字口内有或隐或显的刀凿痕。而用翻砂法铸造的青铜器,泥料颗粒比较粗,铭文笔画的表面与细腻的范土铸造不同。

4.青铜器声味辨伪

商周铜器多为铜墙铁壁锡铅合金,以手敲击,则发声清脆,由于在土中埋了几千年,有一股土气味,新出土的铜器土气味更浓烈。而宋以后的伪器多为黄铜,又未氧化或氧化时间较短,以手敲击,声音细长混浊,也无土香味,却有汗腥味,这是由于作伪者多用化学药品,如酸盐_砂等作假地子或假锈,虽经多年埋藏,仍有一股酸气味。有的用石膏制作或修补的伪器,质地轻,颜色白,用手敲击,其声嘶哑。这些只是一般规

律,因铜器的合金成分、埋藏时间长短、地区、土质等不同,轻重声音有所区别。

5.青铜器铜质辨伪

战国以前的铜器,皆为铜锡铅合金的青铜器。锡的成分越大,铜质的灰色色泽越浅淡。商至战国的铜器铜质纯净,极少有沙粒。宋仿铜器,合金成分为铜、锡、铅和少量的锌,铜色为黄中泛红。明清伪器含锡成分很少,而铅锌成分增多,铜色皆发黄,但明代伪器色为黄中泛白,清代伪器色却是黄中透黄。因此,鉴定铜质的真伪,还要看、足、口沿、底部露铜的质色。

三、青铜器的断代

唐代以前的铜器习惯上称为古代青铜器,其历史既久,发展变化也很大。从商代至唐代,各个时期的铜器在铸造工艺、花纹、铭文上各有特色。如商代青铜器的花纹,多为平纹、二层花纹、三层花纹的;图案则是被夸张与改造过的各种动物形象,如四条腿的动物,在有的铜器图案中被改为两条腿,有的动物羽毛被代之以篆形纹等。平纹铜器的饕餮纹,在形象之间多以回纹填空,大空间填上大方空细回纹,小空间填上小方空细回纹,微小空间填上小点方细回纹或小长方空细回纹。二层花纹的纹饰多是窄而凸,常为夔龙纹,空间填上细回纹。三层花纹的纹饰在器物上凸起,旁边凹下去的空间填上细回纹,这是三层花纹的特点。三层花纹的铜器,多有起脊的,如商方鼎,四面是饕餮纹,口下夔纹,鼎腹中饕餮面纹,中间起脊,四角起脊,脊上有豁口纹。

商代青铜器有很多腹中是素纹的,边沿是夔纹及草龙纹,或凸起来的人面纹,还有兽纹、角叶纹、蝉纹、枭纹,等等。

商代铜器花纹的另一特点是阴道深而底平,花纹非常规矩有力。商代初期铜器花纹糙而平纹多,多为薄胎铜器。中期母模型铸造无缝,花纹非常细致,细回纹填空,有的细如鬃毛。芝麻粒大的空间,也填上小点点长形或方形细回纹。

商代铜器的又一特点:方圆、卣、簋、壶等,足内多是平底,且有凸形网纹,网纹为菱形组合。

商代铜器上多有铜钉,这是器物铸造后,用铜水补孔形成的。商代铜器也有用分铸法的,但较少。如器物上的耳、兽头,可先分别铸好,再放在铸器模上,在浇铸器体时铜水便会将其与器体联结成一个整体。在商代还没有大、小焊接技术,以铜焊铜(即大焊)是战国以后才有的。

周代铜器从铸造工艺来看,比商代铜器粗糙,带铭文的较多,如周代的虢季子白盘,兽头环,平糙纹,铭文多达百余字。盂鼎,腹是至素纹,口下是兽面纹、夔纹,铭文达二百多字。此外铜簋、豆、等等,多数是糙纹,铭文二三十字的举不胜举。

春秋时代的铜器同西周铜器相近,但花纹已有所演变进化,出现了瓦棱纹、鱼鳞纹、蛇纹、爬兽纹,等等。

战国初期的铜器与春秋时期的类似,但到中后期就大不相同了。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鎏金、银的技术和镶嵌的技巧,在这时的青铜器物上右面发现旋工、铆钉、打眼的痕迹,也有了雕錾花纹及铭文的痕迹。

从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花纹、铭文上看,各朝代交替时期的器物都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而到中后期,就逐渐分道扬镳了。

汉代青铜器很多都是素纹,大部分还是铸造的,也有的花纹、铭文是用錾子雕刻的。比如汉代的鎏金杯子、奁、盒、碗等用具上的花纹多是雕刻的。

汉代以后至唐代的铜器,铸造的花纹很多,其中有打料的铜、金、银器,并且也有了大、小焊的技术。

 Reference:

 

清:乾隆时期铜印: